品讀從「餐桌」到「產地」的深度滋味~切換視角的練習


從「餐桌」到「產地」的溯源思維,鼓勵大眾自家庭日常、餐廳飯館的餐桌出發,去尋找食物由源頭抵達消費者口中的這條供應鏈,包含:栽種養殖、行銷貿易、烹飪料理等等,每一個階段都有各自的挑戰與難題必須一一克服,最終才得以成就一道道美味佳餚。期盼藉由回溯食物的履歷,傳達「粒粒皆辛苦」的得來不易,從而喚醒人們對家園的自然生態、人文風貌與飲食文化的珍惜。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應用下列資料庫,從各個面向與視角展開食物的尋根之旅吧!

【L&B 3.0數位圖書總庫】從親子共讀繪本橋梁書、專業教科書到升留學密技,從自學進修專書到樂齡養生保健,L&B在漫漫人生旅途上與您結伴前行。

電子書:《產地餐桌邊吃邊玩》

餐桌上的美味是從哪裡來的呢?實地走訪台灣收穫季節豐美食材,從生產到餐桌零距離,聽農民怎麼栽、聽廚師怎麼變化出最對味的旬之味。不同季節不同的農活體驗,深度在一個自然原始的地方去感受泥土的芬芳,作物成熟採摘的成就感、聽聽農場主人說著在地農村有趣的故事……更多玩樂攻略、打卡景點、美食行程,讓我們一起看下去……more

電子書:《台灣的有機農業》

近年來,有機農業儼然成為自然、健康的代名詞。有人甚至把有機食品、生機飲食,視為抵抗文明病的救星。為了吃得更健康,愈來愈多消費者願意花更多的精神與金錢,尋找自然、安全的食物。臺灣有機農場由於經營動機和理念的多樣性,而造就農場的多元經營模式和豐富的產品內容,讓我們一起找回安全食物及健康生活吧……more

電子書:《稻米達人大挑戰:稻田生態及稻米知識問答集》

臺灣的稻米糧倉在哪裡?在來米和蓬萊米有什麼不一樣?水稻有雌雄分別嗎?一碗飯究竟有多少粒米?一個人一年要吃下多少粒米?怎麼參加稻米體驗活動呢?這些問題,在《稻米達人大挑戰》裡都可以獲得專業及趣味的解答,快去瞧瞧臺灣米食文化和稻田生態吧……more


【KMCC 光華管理個案庫】為商管院師生收錄珍貴的「個案教學」資源,幫助學生獲取寶貴的模擬實務經驗,預先學習未來可能面臨的真實工作問題。

個案:《新東陽—產業趨勢的領航者》

新東陽領先業界導入從「農場」到「餐桌」的「食品履歷制度」決策,但過程並不是那麼容易,所涉及的問題構面包括:採取何種競爭與推廣策略?此策略是否能吸引消費者並提高顧客價值?如何引進此一新制度?所需技術來源及所涉及的相關組織變革為何?這種種問題該如何解?欲知後事,請繼續看下去……more

個案:《唐莊餐廳-創造鬼月餐飲界奇蹟》

正值農曆七月,「七月娶鬼某」是台灣習俗,在鬼月期間會有結婚禁忌的風俗存在,希望儘量避開鬼月結婚,因此七月往往是餐廳的淡季。唐莊粵式餐廳15年來為臺南民眾服務,是臺南人宴會喜宴的首選餐廳,唐莊正想著如何因應在農曆7月沒有喜宴訂單之下的經營策略,到底有什麼出奇不易的好點子可以為餐廳迎來饕客呢?讓我們繼續看下去……more

個案:《布農部落休閒農場—上帝之子面對疫情的臨機應變力》

2021年5月,原本疫情穩定控制的臺灣,卻在短短不到十天從一級調升至三級警戒,所有活動停擺,讓許多企業,特別是觀光業措手不及。面對無預期的突發事件,企業事先擬訂好的計畫難以發揮作用,到底該如何臨機應變以讓農場可以繼續經營下去度過難關呢?讓我們去一探究竟吧……more


【OECD全球知識庫】OECD作為國際組織,積極關注各國、各世代以及全球事務,是我們與世界接軌、拓展國際視野的最佳參考來源。

電子書:《Measuring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Agriculture Across OECD Countries》from Agriculture and Food農糧專庫

在農業永續發展理念的基礎上,經合組織制訂了農業環境績效指標。本報告中涵蓋了1990年至2018年期間,整個經合組織和所有成員國的數據。數據顯示,儘管大多數經合組織國家在過去十年中增加了農業產量,但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缺乏進展,究竟該如何同時維持農作產量並顧及生物多樣性的發展,讓我們持續關注下去吧……more

報告:《The impact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f Russia's aggression against Ukraine on agricultural markets》from Agriculture and Food農糧專庫

自2022年2月以來,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一直在削弱後者農作物收穫和出口的能力。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出口能力下降,導致能源和化肥價格上漲,從而威脅到全球糧食安全。究竟2022/23銷售年度國際小麥價格會產生哪些波動?全球農產品市場又會出現哪些影響?俗話說「不謀全局者,不足謀一域」,雖然烏、俄與台灣相距遙遠,但是戰爭波及的範圍並不會侷限於兩國之間;臺灣人民日常生活的物價和油價,以及國際糧食和能源問題都與戰爭息息相關。讓我們好好的參考此分析報告,並擬定相關因應政策吧……more



事實上,一個從餐桌到產地的議題,可由不同的角度切入,包含:從「個案教學」的教育角度,或是「旅遊美食書」的休閒娛樂角度,甚至是從整個「農糧環境報告」的綠色永續角度,或從「擬定因應政策」的經貿角度進行思索。不論您的身份背景為何,都可以由自身感興趣的面向開始著手,從自己到他人,從他人到群體,從群體到社會,慢慢去瞭解我們所處的局勢和前進的方向,漸漸培養自己的整體思維,鍛鍊從大格局看待事情的能力,例如:從自己開始力行減少碳排放、減塑、保護生態,當個人的力量積少成多,即能促成糧食系統的改善,進而創造更好的就業機會,推動更加環保、包容、公平的經濟體系。將眼界放大,心中自然會有更寬宏的格局;從現在開始,就讓我們一起嘗試品讀不同的資源與論點,學習切換角度看待各種事物吧!



更多熱門文章請點選下方連結~

熱門文章

OECD iLibrary -「Agriculture and Food」專庫~為您供應國際優質生鮮「時書」

《2022第二季KMCC光華管理個案收錄庫:虎哩「案」圖索驥、化失為得》

L&B 3.0 Elsevier中文醫學電子教科書~炎炎酷暑清「新」上架 「成為升級版的自己」

L&B 3.0數位圖書館總庫~祥虎年立志宣言大賞 2022四月.試閱──如虎添翼有獎徵答暨FB貼文活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