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輯推薦

閱讀空間再進化 開創國際書展新風貌

美化展位、凸顯出版特色,是近年來世界各大書展規劃的重點之一,也是面對閱讀習慣遽變下的新思維。自2017年起,臺北國際書展舉辦「第一屆最佳展位設計獎」,藉由各出版社的精心設計,打造出不同氛圍的閱讀空間,吸引讀者駐足。

2018年續辦「第二屆最佳展位設計獎」,除了有國內金蝶獎評審總召陳俊良、「臺灣繪本美術館」策展人鄒駿昇擔任評審,也邀請法蘭克福書展海外部經理Barbel Becker、法國Actes Sud出版公司藝術總監、Practical Design Studio共同創辦人&泰國年度設計師Santi Lawrachawee參與評選。而民眾則可以利用書展APP進行票選,為書展活動增添風采。

學術V.S.生活 以知識構築未來

一般出版社之外,臺北國際書展還有平日較少見的學術單位參展。其中,由中山大學、中央大學、中興大學、交通大學、成功大學、政治大學、清華大學、臺北藝術大學、臺灣大學、臺灣師範大學等十所大學聯合展出的「國立大學出版社聯展」,今年以「知識構築」為主題,將囊括文學、史學、哲學思想、社會科學、理工、科技、藝術等範疇圖書逐一展示,共1300餘種出版品、近五萬冊圖書,呈現各出版單位多年累積的學術專書出版成果。

國立大學出版社聯展今年邁入第6年,已成為學術界重要年度盛事。大學出版承擔著學術發展與知識傳承的重要任務,成功大學副校長林從一於開幕致詞時表示:「大學的社會責任中,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知識建構與價值引導,而出版社聯展是把知識建構面隨著現在大學型態的發展擴展出去。」透過聯展使臺灣的學術增加與國際間的交流及曝光度,並讓社會大眾能更了解學術出版。

著重於學術專業領域的大學出版單位,近年來不斷思考著:學術知識與民眾生活之間的距離是否離得太遠?此次聯展設計特別用心於兩者之間的連結。如同今年的主題「知識構築——知識,串連起閱讀的立體維度想像;知識閱讀,構築出自我與外在的無限空間」。知識在一層層累積的過程中,同時包含各種面向的立體建構、量化積累,最後終需與大眾溝通聯繫,在民眾的生活中共同建築起新的知識,這也是這次聯展的重要精神。

此次聯展共策劃31場書籍主題講座活動,透過60多位主講人與觀展者的互動,使讀者深入瞭解學術研究與知識價值,讓知識的傳遞不受學術殿堂所囿限,拉近民眾生活場域的無限想像。

【大學出版社聯展獲得大型展位組最佳展位設計金獎。】

【饒富童趣的溜滑梯設計,拉近學術出版與生活的距離。】

【「第二屆最佳展位設計獎」銀獎
(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、文訊雜誌社、洪範書店有限公司、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)的展位設計。】